再現梅窩

  • 圖片來源 : 香港大學圖書館

再現梅窩

探尋梅窩農業的前世今生

土地教育基金

3

你對大嶼山的梅窩有什麼印象?是水清沙幼的銀礦灣沙灘,往返各條山徑和露營點的必經之處,抑或是可令眼飽又肚飽的海景中西食肆?自1960年代以來,因為道路和碼頭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成為市區和大嶼山「海陸接口」,梅窩從此留下渡假勝地的美名。

不過,這就是梅窩了嗎?

今日我們從碼頭出發,向著沙灘背面的大山慢慢深入,以尋找文武廟、銀礦洞以及南山古道的入口為目標。別沉醉在村屋、小狗和貓咪的吸引!循著幽幽野薑花的清香,便會見到大片「野獸派」的綠地,野草纏繞著樹木,野水牛與白鷺嬉戲。

你知道嗎,這裡可曾是大片大片的稻田!

與新界和離島的許多村落一樣,梅窩曾是以耕種為主要生計的農業社會。然而,農業不完全是梅窩的「過去」,這片土地的農業活動未曾終止,多得仍在繼續耕種的居民和近年扎根梅窩的復耕者。

請跟隨我們一齊坐時光機,行一行這個風吹禾苗,蛙鳴陣陣的梅窩。

梅窩農業大事年記

  • KAAA Report 1958

1950–60年代:梅窩農業起始期

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在1950年代中開始持續協助為戰爭失去丈夫的客家婦女提供耕牛、為香港(例如梅窩鹿地塘及窩田等地)提供果苗並推廣耕種。菠蘿苗是其中一個主要例子。

  • 香港政府漁農處 (1953)

1951年:梅窩(銀礦灣)農業站設立

梅窩(銀礦灣)農業站為全香港九大農業站其中之一,擔當政府農林處與梅窩農民溝通及技術分享的角色。

  • 攝影: 吳灞陵(1957 )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圖書館

1953年:梅窩農業產銷及貸款有限合作社設立

梅窩農業產銷及貸款有限合作社負責收購梅窩農產、出售至蔬菜統營處及協助申請農業貸款。

  • 華僑日報(1958)

1959年:嶼南道至石壁水塘段完工

大嶼山南部各地,例如貝澳、散石灣、塘福、水口的農民,可使用嶼南道運送農產至梅窩。

  • 攝影:張北銘 (1964) 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1960–70年代:梅窩農業高峰期

果樹生產方面,例如黃皮及菠蘿,都達至生產高峰,與香港整體果樹生產高峰相符合,梅窩的青皮糖芯菠蘿更成為當年應屆農展會冠軍。

  • 攝影:張北銘(1964)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1960年:梅窩鄉事委員會建築落成

梅窩鄉事委員會為梅窩最重要的村代表組織,不少鄉事會委員本身就是梅窩合作社的創辦成員,大力推動梅窩的農業發展。

  • 政府檔案處(檔案編號:HKRS597-4-92).(1963)

1963年:梅窩農業站結束營運

標誌著梅窩農業發展由政府主導轉向民間主導。

  • Wong Kwong Wai. (1963). A Regional Study of Mui Wo (Silvermine Bay). B.A. Thesis.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. University of Hong Kong.

1963年:大型農田與小農戶種植交替的年代

梅窩有不少大型的農田運作,例如佔地185斗種的裕德利園,由梅窩袁氏家族經營,種有稻米、生果及蔬菜;橫塘的大衛園及萬豐園亦是重要的種植點。除此之外,鹿地塘、白銀鄉、涌口、窩田、菜園村等,亦有大量的小農戶種植。圖的右側為荔枝園(今禮智園)。

  • 華僑日報(1968)

1970–80年代:梅窩農業平穩期

梅窩農業平穩期,賣菜與賣花並行。由50年代起至80年代,梅窩蔬菜大多運出西環,部分會經長洲出售,甚至會作梅窩開辟農產市場。

除米田、菜田和果樹外,70年代鹿地塘還種植了大量薑花,據鄉事委員會副主席李國強所述,當時家族田地每日可出薑花500枝,可持續一個夏天,運往中環卑利街出售。

  • 政府檔案處(檔案編號:HKRS597-4-92).(1983)

1980–90年代:梅窩農業下降時期

政府準備發展梅窩為「農村市鎮」,準備興建公共屋邨銀灣邨。80年代中期政府開展填海工程,改變涌口街小店林立的格局 。

1990–2010年代:梅窩農業重整期

承接香港1990年代初開展的有機農業運動,梅窩逐漸有農夫返鄉,包括較早期的美寶洛園、Dragontail Farm、以至2010年後的Winnie the Farm及草原農場等。

2010年後:返鄉農二代與年輕人復興農業社區

承接農夫返鄉的勢頭,土地教育基金於2018年開展「梅窩Farm to Table農業社區計劃」、2021年「梅窩農業社區風土經濟復育計劃」及「有種大嶼學徒訓練計劃」等,連結更多梅窩生產的農場。2022年成立「好老土」,推動社區營造及本地農產加工,例如《大嶼食通信》及梅窩黃皮手工啤等產品。

梅窩村落史

01

/

13

1960年代,從高空俯覽梅窩

蕭國健所撰的《香港離島史蹟志》如此描述梅窩:「該處為群山環繞,中間低陷平坦如窩,區內之白銀鄉、梅窩舊村、大地塘、鹿地塘、及涌口五村之位置,如五瓣之梅花。」

鹿地塘

  • 攝影:譚添鉅(1964)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攝影:譚添鉅(1964)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 

 

鹿地塘位於梅窩東南面,嶼南道山腳,始於明朝,目前已有逾四百年歷史,是梅窩歷史最悠久的村落之一,有著新界典型的村落格局,成片的果樹、風水林、住房和耕地依次排列。

 

鹿地塘的土壤十分肥沃,適合種植稻米。在其陡峭的山坡位置,村民種植其他乾旱作物和蔬菜來賺取生計。

1960年代,當香港大部分地方已轉型為種植蔬菜,鹿地塘肥沃的土壤令其仍可以維持一年兩造的稻米生產。據1963年的統計數據,鹿地塘每畝田稻米產量可達250斤。

鹿地塘今昔對比

(左1963年,右為現在)

大地塘

大地塘村位於梅窩三古村(鹿地塘、大地塘、白銀鄉)之中央,大約於光緒年間就有人定居於此。據說因為村前有大片空地,故名大地塘。

 

相對於新界的其他村落,大地塘的村落布局是非傳統的,這裡並沒有典型的魚塘,曾有大量棚屋,房子則是直接面向田地建造。但這村落還是有它專屬的風水林。

 

種植方面,大地塘的土壤不如鹿地塘的肥沃,因為大地塘西邊有一條大的溪流(今銀河支流),流經的田地周圍是由花崗岩形成的土壤,導致土質砂礫。

 

不過,由於興建了水壩及其他相關的灌溉計劃的實施,溪流的下游水得到控制,使得大地塘西南部的田地也可以用來種植水稻。1960年代左右,許多農民轉向蔬菜種植。

大地塘今昔對比

(左1963年,右為現在)

白銀鄉

  • 攝影:張北銘(1964)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攝影:張北銘(1964)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白銀鄉位於梅窩東北部,南宋末年開始有人來此定居。傳說中,因為附近的河流中曾挖掘出大量白銀,故名為白銀鄉。

 

白銀鄉有著新界典型的村落格局,有連續的林地、風水林、村落建築和耕地。作為風水林的延伸,白銀鄉有兩英畝的果園,包括300棵橘子樹、173棵黃皮樹和3000株菠蘿,均由農林處和嘉道理農業援助會提供。

 

白銀鄉早期的田位於舊銀礦洞附近,因為這些田地靠近梅窩最大的溪流(即現今的銀河中游),而水流的沖刷令土壤砂質化,1950年代起,就已經開始有明顯的土壤肥力流失。

這導致白銀鄉的土壤只適合種植耐旱作物,如甘蔗和馬鈴薯等。但1950年代,村民大多是稻農,不太熟悉蔬菜種植,所以沒有充分利用這片土地。1963年,白銀鄉的稻米產量約每畝田200斤,在梅窩屬中等。

白銀鄉今昔對比

(左1963年,右為現在)

窩田

  • 攝影:張北銘, (1964)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攝影:張北銘, (1964)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窩田村地理位置靠近白銀鄉,早年行政上也屬於白銀鄉一部分,於1969年劃分為獨立村落。整個村落都位處山谷之中,可耕地一般在海拔50米或以上,需要開辟梯田。50年代的窩田只有六七間小屋,是1940年代起來此定居的大陸移民。

1964年的研究顯示,窩田因靠近水源,成為當時擁有大量稻田的村落,當中一大片稻田是由白銀鄉奕園的主人擁有。即使1963年梅窩農業站關閉,窩田仍然留有政府的示範稻田。

1960年代起,窩田種有大量菠蘿。並且,1964年港大一份相關研究顯示當時菠蘿帶來不錯的營收,遊客是主要的銷售對象。

窩田今昔對比

(左1963年,右為現在)

涌口

  • 攝影:張北銘,1964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攝影:張北銘,1964 圖片來源:香港大學地理系

涌口是梅窩最靠近碼頭的村落,早年因有常海盜土匪出沒所以無人居住,直到十八世紀末才開始有人來此定居。

 

自1950年代起,涌口便成為梅窩的市鎮中心,作為眾多村落對外來往的主要出入口。許多後期移居梅窩者,多住在涌口的棚屋或寮屋。1955年,涌口有63棟建築,其中包括茶樓、商店、理髮店等。當年涌口亦是梅窩人口最密集的地區,人口數達1191,佔梅窩總人口超過一半。

 

涌口農田鄰近銀礦灣,有水浸危機,1959年新建的堤岸防止海水倒灌田地,位於鹹淡水交界的稻田得以慢慢變為淡水稻田,收成亦因而有所增加。

 

雖然本研究主要聚焦農業,但涌口在漁業方面的發展也值得一提,巔峰時期約有200戶漁民居住。漁民未上岸之前,便會把船停泊在涌口的「潮汐潟湖」,日常生活便在船上進行。根據《梅窩百年》,第一批漁民在1940年代來到涌口,在捕魚以外,還造船為生。1980年代初,政府在涌口一帶填海,拆除棚屋,漁民上樓後不少遷出梅窩,到長洲、大澳甚至是香港島等地定居。

涌口今昔對比

(左1963年,右為現在)

橫塘

  • 圖片來源:譚有財

圖片來源:譚有財

橫塘是行政上劃分為涌口(北)的村落。與涌口一樣,橫塘並非「原居民」村落,大約1920年代左右有人來此定居。橫塘曾經有一些相對較大的農場,如大偉園、萬豐園和南園,經營者往往不居於梅窩。

 

橫塘地貌的特色,是在稻田田壆一排排用以防風防潮的高大樹木群,以保護田地免受風沙、海浪和洪水的侵害。山坡上有果園,分別屬於大偉園及萬豐園。

 

儘管橫塘土壤是屬於較不肥沃的類型,但稻米產量仍然不俗,1963年曾每畝達250斤,同時,橫塘不少地區曾種有通菜和西洋菜,以獲取更高利潤。

橫塘今昔對比

(左1963年,右為現在)

muiwo

尋找梅窩農業痕跡

難得來梅窩旅遊,不一定只在沙灘閒逛,也可以尋找散落四周的農業痕跡。 以下是研究團隊推薦的路線,慢慢行的話,一個下午便可行遍大半個梅窩平原:由碼頭出發,經漁光村抵達涌口,騎單車經過農場走入菜園舊村,繞過鹿地塘走到袁氏大宅,欣賞夕陽與棲息的鷺鳥。

口述歷史

甘水容:1943年生,梅窩原居民,《梅窩百年》作者,歷任大嶼山居民協會總幹事、梅窩規劃及發展關注委員會主席、香港中小企業促進協會榮譽主席。

戰前的荒涼

「梅窩在戰前,即是1945年之前呢,就全部都是農人。在梅窩主要只有三條村,鹿地塘村、大地塘村,白銀鄉。涌口這邊尚未成村,是很荒涼的。45年之後,梅窩就少許變得平靜了。」

梅窩學校的創辦

「45年之後,村民就集中做幾件事:教育、醫療和農業。在每一條村,之前都有私塾。三條村的村長,希望提升教育,就將三間私塾集中成一間小學,叫梅窩學校,搬下來涌口了。」

向外來人開放的戰後梅窩

「梅窩的地理環境好,但是沒什麼人。難得有人進來,怎麼會不歡迎?人多了,地方才會興旺嘛。而且,梅窩一向是很自由開放的,如果不是的話,也不會有外面的人願意過來。梅窩重男輕女的觀念不強,三十年代便有女孩讀書。你的牛吃了我的菜,村長也一樣會(一視同仁),不會說因為你是新來的人,我就不理你的事……五十年代由內地來的人,我們已經把他們當成……他們已經是梅窩人了。」

林昌庭:1948年生,大地塘原居民、農二代,曾就職於康文署花園部,見證了梅窩50-60年代的移民潮和社會發展。

農耕生活

「我一直在梅窩住,是原居民。我爸爸就是種田的。以前種禾,種番薯、慈菇、蓮藕啊,蔬菜倒是很少會種。以前的人不太懂得種菜,主要種我剛說的那幾個作物。後來人們開始種慈菇,每天再擔到合作社去,交給他們。那邊有一間合作社嘛,秋記上面那裡。」

童年生活

「那時8、9歲才有書可讀,不是6歲便讀書。我讀的梅窩學校,競爭很激烈的(「爭崩頭」),一班有30-40人,人數多到得抽籤。人們生得多嘛,(生下來孩子)要幫忙耕田嘛。人人都生很多,8-9個,我們家也有八個兄弟姊妹。我們很辛苦的,早上一起床要先趕牛上山,趕它去吃草;再下山上學去。那時候養了很多牛嘛…」

艱辛但互助

「窮鄉都是這樣的。人人都得捱苦。每人都要幫忙的,有份吃就有份要做。(人人都)很合作的,以前的人很團結的。」

何逵遠:1966年生,梅窩窩田村原居民、農三代,正職為視光師,同時運營家族傳承的世紀果園,每年出產3,000斤黃皮和100個獨家研發的香水蜜糖菠蘿。土地教育基金合作農夫,參與舉辦學徒計劃和菠蘿認養計劃。

種果與種菜

「窩田,上面的地,山田多,平地少。所有的地,多少是種果樹,多少種菜是有比例的。那我們種果樹的多數是梯田。有些梯田可以種菜,但是平地都是種瓜種豆的。其實以前在白銀鄉前面的地,都是我們耕的。我們那時候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那麼本事耕那麼多塊田。整整 100,000 呎的地。」

何氏黄皮歷史

「黃皮呢,我們最主要是比較大顆。還有就是在梅窩種得最成功。新界也有人種過黃皮,但是沒有那麼大顆那麼好吃。我們的就比較出名一點。我阿爸是漁護署栽培出來的第一批種黃皮的學生。他是拿到特許種植黃皮,政府給一張證書他。拿到後可以跟農業計劃去英國種東西。七十年代的時候,我們的黃皮就賣去果欄。聽我阿爸講,賣一次可以買一層樓。

傳承家族果業

「我中間出去台灣讀書,回來的那一年我爸的產量已經跌了,不大顆。台灣技術真的是成熟,我整盤計劃移了進去。我回來之後,差不多就是頭一年開始長得好。第二年,完全是掌控得好黃皮的生長速度。那十年就收得很好,大豐收。現在梅窩我只剩下我們的黃皮最好。」

江鳳儀:1963年生於沙田,8歲隨家人遷入梅窩。曾任職銀行業,2017年創立「Winnie the Farm消閑農場」,同年成為土地教育基金合作農夫,參與Farm to Table的「農耕體驗」計劃與農場導賞等活動。

大地塘村的童年回憶

「大地塘村叫做大地塘,是因為這個地方好大,收禾的時候,有人會來晒谷。人開田的時候,有水面反光的倒影。春天的時候,開始種禾時,就有細細顆的禾,青蛙跳下跳下,等植物長大一點,周圍都好綠,好開心。秋天的時候,又變黃,氣氛很不一樣。」

誤打誤撞辦消閑農場

「還在銀行工作時腰部受傷,一直醫不好,迫於無奈要退休。退休之後,五十幾歲,真的好無聊。我叫我哥哥幫我租塊地,因為時常敏感,想種些有機菜。誰知我哥哥租了四萬呎的地,一定要全租,不然就不會會租給你。我退休不求賺錢,所以我不需要有要求,另外,出汗令我沒有以前那麼敏感。慢慢種,新田種什麼都生,我種得很好,土地教育基金找我,在種了九個月之後問我,「你都上手啦,有沒有興趣帶團?」帶了團之後,有多人來幫我手,然後又可以教班,慢慢有人租田,就可以幫補下我。」

不止耕田,更營造和諧社區

「我農場的特色之一,是我做有機堆肥的時候,很多人會送材料給我,比如酒店、茶餐廳,他們有好多蛋殼以及果皮咖啡渣等廢料,這些都是我需要的。他們也會來我農場,看我種的東西,有時都會買。而且我農場是時常開著,街坊可以自己進來,自己磅菜,放下錢就可以把東西拿走。有時我都不在農場。街坊自己拿走東西,自己算錢payme比我就可以。」

Jenny Quinton:1960年代生於英國柴郡,1989年來港對大嶼山一見鍾情,從此留港生活。創立永耕教育社區Ark Eden,為成人和兒童籌辦活動提倡環保。歷年來,她已在大嶼山植樹37,000株。

環球背包客定居梅窩34年

「我最後留在香港,原因時當時我想去西藏,但那是1989年西藏封關。所以我覺得我應該等幾個月。但一轉眼34年過去了,你看,我找到了這麼可愛的房子。我很愛大嶼山。所以即使我獲得了澳大利亞的居留權,我也並沒有回去那裡。我因為大嶼山這美麗的大山留下了。」

山火召喚她開始做生態保育

「我剛住進這裡時,這裡沒有樹,只有少數人在種菜。山火來到我面前,對我來說是一個覺醒的時刻,我開始試著拯救更多的樹,令其免遭山火的摧毀,同時去種更多的樹。我當時在堅尼地小學教書,我開始令整個學校開始有環保意識,也試圖影響英基學校協會(ESF)其他的學校。最後我也成為了環境組的主席。」

創辦Ark Eden(方舟伊甸)生態教育機構

「我帶孩子們走出學校,去大自然中向他們做生態教育。我記得那是非常不同的,他們在戶外學到的東西會令他們記住一生。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夢想。2006年,我辭去了學校的工作,在梅窩成立了Ark Eden,更專注於生態教育,但我也一直繼續在英基學校協會(ESF)工作到了2015年。」

關於團隊

土地教育基金 LAND EDUCATION FOUNDATION

土地教育基金成立於 2013年,我們致力透過社區營造及公眾教育,以實踐三項宗旨:致力改善弱勢社群的生活,保育生態環境及文物古蹟,教育大眾保護生態環境及文物古蹟的重要性。

大嶼山保育基金 – 主頁

贊助單位,基金用以支援落實大嶼山保育工作,提高社區對大嶼山保育的意識,以及促進社區人士參與實踐保育理念,冀能為現今世代及下一代營造優質生活環境。

https://www.lcf.gov.hk

歷史圖片鳴謝:香港大學圖書館,HKUL Digital Initatives、香港地政總署、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庫、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